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的开发指标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油气田是指石油和天然气聚集的场所。一个油气田总是受某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这个“局部构造”可以是背斜、单斜、断块、盐丘等,也可以是礁块、不整合、古潜山,古沙洲等构造单位。
对于大型油气田来说,建立精细的地质模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且该精细模型也仍然很难保证全油田各区域的储层展布、砂体连通性等情况与预期一致,同时全油藏精细地质模型也常常由于网格数较多、数值模拟计算速度慢等原因而进行粗化,然后再进行数值模拟工作。但粗化后的模型则无法精确表征储层内部的一些较强的非均质性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质模型粗化后无法保证各参数精确性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注水井各参数的精确度,使得通过数值模型得到的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趋近于实际吸水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根据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与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实际吸水量,确定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以及对应的预设偏差,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并计算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直到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当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包括:根据得到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其中,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h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厚度,ki为注水井第i层的绝对渗透率,Q为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pe为供液边界压力,pw为井底压力,μ为原油黏度,re为供液半径,rw为所述注水井的井底半径,S为表皮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包括:根据对应的参数范围,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绝对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井底压力、原油黏度、供液半径或表皮系数中的至少一者。
进一步地,通过下述方式判断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根据得到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其中,G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实际吸水量;判断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偏差为5%至1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拟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偏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与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实际吸水量,确定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参数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以及对应的预设偏差,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并计算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直到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参数确定单元,用于当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量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其中,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h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厚度,ki为注水井第i层的绝对渗透率,Q为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pe为供液边界压力,pw为井底压力,μ为原油黏度,re为供液半径,rw为所述注水井的井底半径,S为表皮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修正单元还用于根据对应的参数范围,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绝对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井底压力、原油黏度、供液半径或表皮系数中的至少一者。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修正单元还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其中,G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实际吸水量;判断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供的计算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的设定参数,并在判断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之后,不断修正各层的设定参数并重新判断,直到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从而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质模型粗化后无法保证各参数精确性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注水井各参数的精确度,使得通过数值模型得到的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趋近于实际吸水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
步骤102,根据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与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实际吸水量,确定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
步骤103,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以及对应的预设偏差,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并计算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直到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
步骤104,当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
其中,在计算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时,涉及很多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在获取到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以及对各个设定参数的数值设定之后,代入下述公式:
其中,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h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厚度,ki为注水井第i层的绝对渗透率,Q为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pe为供液边界压力,pw为井底压力,μ为原油黏度,re为供液半径,rw为所述注水井的井底半径,S为表皮系数。
在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之后,获取对应的注水井各层的实际吸水量,并确定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例如,对于注水井第一层的吸水量偏差,可通过得到,其它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依次类推。
然后将上述得到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与对应的预设偏差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例如,一般预设偏差的设定数值为5%至1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针对于不同层的吸水量偏差可以对应设定不同的预设偏差,如,第一层对应的预设偏差设定为5%,第二层对应的预设偏差设定为6%,或者不同层的吸水量偏差可以对应设定相同的预设偏差,均设定为5%。
如果在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中存在某一层的吸水量偏差大于其对应的预设偏差时,则根据对应的参数范围,修正对应层的设定参数,其中,可修正的设定参数包括绝对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井底压力、原油黏度、供液半径或表皮系数中的至少一者。
例如,当所述注水井的第一层的吸水量偏差大于其对应的预设偏差时,则修正第一层的设定参数,例如,根据绝对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井底压力、原油黏度、供液半径或表皮系数中对应的参数范围,可选择其中至少一者进行修正,或者上述参数均进行修正,然后再利用修正后的设定参数,计算对应层的模拟吸水量,以及吸水量偏差。再次判断该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如果该层的吸水量偏差仍大于对应的预设偏差,继续根据绝对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井底压力、原油黏度、供液半径或表皮系数中对应的参数范围,选择其中至少一者或者上述所有参数进行修正,并计算该层的模拟吸水量,直到该层的吸水量偏差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
当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全部都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也就是说,将利用所述注水井各层最后一次修正的设定参数计算得到对应层的模拟吸水量,并计算得到对应的吸水量偏差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该最后一次修正的设定参数为对应层的拟合参数,即最终确定计算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所需的设定参数。保证了当利用上述确定的拟合参数计算各层的模拟吸水量时,与对应层的实际吸水量更加接近,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精度,有助于提高拟合效率。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
步骤202,根据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与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实际吸水量,确定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
步骤203,判断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否则执行步骤204,是则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修正所述注水井中吸水量偏差大于对应的预设偏差的对应层的设定参数,并返回步骤201;
步骤205,当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的设定参数,并在判断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之后,不断修正各层的设定参数并重新判断,直到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从而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质模型粗化后无法保证各参数精确性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注水井各参数的精确度,使得通过数值模型得到的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趋近于实际吸水量。
相应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水井参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30包括:模拟量确定单元31,用于根据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以及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得到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偏差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与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实际吸水量,确定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参数修正单元33,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以及对应的预设偏差,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并计算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直到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参数确定单元34,用于当所确定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吸水量偏差分别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时,确定最后一次修正的所述注水井各层的设定参数为所述注水井各层的拟合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量确定单元31还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其中,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h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厚度,ki为注水井第i层的绝对渗透率,Q为所述注水井的总吸水量,pe为供液边界压力,pw为井底压力,μ为原油黏度,re为供液半径,rw为所述注水井的井底半径,S为表皮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修正单元33还用于根据对应的参数范围,修正所述注水井各层的绝对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井底压力、原油黏度、供液半径或表皮系数中的至少一者。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修正单元33还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其中,G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模拟吸水量,Qi′为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实际吸水量;判断所述注水井第i层的吸水量偏差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偏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水井参数的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质模型粗化后无法保证各参数精确性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注水井各参数的精确度,使得通过数值模型得到的注水井各层的模拟吸水量趋近于实际吸水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水井参数的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的处理过程。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注水井参数的处理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