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7661336629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三叶片旋挖钻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03-16 10:47 来源: 作者:
三叶片旋挖钻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叶片的旋挖钻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旋挖钻是工程、建筑、隧道等领域被广泛用到,就目前所用到的旋挖钻来说,都是双排钻双双叶片结构,这种传统的双排钻双叶片结构可以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但是也存在较大缺陷,双排钻的钻齿间间隙大,钻孔时所需的扭矩大,对电机驱动功率要求高,设备成本高,更易产生故障损坏,双叶片在旋挖时由于螺距小易积料,需要更多时间排料,旋挖效率低,而且在旋挖时孔径没办法保证,孔径精度低,对后续作业影响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齿紧密间隙小、所需扭矩大对电机功率要求不高、设备成本低、不易发生故障损坏、螺距长不易积料、旋挖效率高、孔径精度高、对后续作业影响小的三叶片旋挖钻改进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钻齿间隙小、所需扭矩大对电机功率要求高、设备成本高、易发生故障损坏、螺距短易积料、旋挖效率低、孔径不好保证精度低、对后续作业影响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叶片旋挖钻改进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三个叶片、三排钻齿组、圆形均匀分布的内侧钻齿单元和圆形均匀分布的外侧钻齿单元,所述驱动电机设于转轴末端且驱动转轴转动,所述三个叶片均匀分布固设在转轴的前部,所述三个叶片两两相邻之间呈120°夹角,所述三排钻齿组均匀分布设置在转轴的最前端处,所述三排钻齿组两两相邻之间呈120°夹角,所述内侧钻齿单元、外侧钻齿单元都设置在靠近转轴最前端的叶片上,所述内侧钻齿单元、外侧钻齿单元位于两个同心圆上且两者间隙为5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钻齿组的钻齿数量为五个以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钻齿单元、外侧钻齿单元的钻齿数量均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三排钻齿设计钻齿更紧密间隙小,所需扭矩小对电机电机功率要求低,设备成本低,故障率低不易损坏,增加两组圆形分别钻齿,操作更稳定旋挖孔径精度高,对后续作业影响小,三叶片设计螺距变长不易积料,旋挖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三叶片旋挖钻改进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转轴2、三个叶片3、三排钻齿组4、圆形均匀分布的内侧钻齿单元5和圆形均匀分布的外侧钻齿单元6,所述驱动电机1设于转轴2末端且驱动转轴2转动,所述三个叶片3均匀分布固设在转轴2的前部,所述三个叶片3两两相邻之间呈120°夹角,三个叶片可增加螺距,长螺距不易积料,旋挖效率更高,所述三排钻齿组4均匀分布设置在转轴2的最前端处,所述三排钻齿组4两两相邻之间呈120°夹角,这样钻齿分布更紧密间隙小,所需扭矩小,钻齿不易损坏故障率低,所述内侧钻齿单元5、外侧钻齿单元6都设置在靠近转轴2最前端的叶片3上,所述内侧钻齿单元5、外侧钻齿单元6位于两个同心圆上且两者间隙为5mm,这样保证旋挖时更稳定,旋挖出的孔径精度更高,对后续作业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钻齿组4的钻齿数量为五个以上,图中所示的都是五个钻齿的结构,这是实际操作作业中最为常见常用的,但不限于此,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确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侧钻齿单元5、外侧钻齿单元6的钻齿数量均为三个,三个分布更稳定,有效保证孔径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排钻齿设计钻齿更紧密间隙小,所需扭矩小对电机电机功率要求低,设备成本低,故障率低不易损坏,增加两组圆形分别钻齿,操作更稳定旋挖孔径精度高,对后续作业影响小,三叶片设计螺距变长不易积料,旋挖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