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7661336629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一种竖井井筒渣水分离及除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9-03-16 10:47 来源: 作者:
一种竖井井筒渣水分离及除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井筒渣水分离及除尘的装置,属于竖井井筒水归流运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山竖井建成后,由于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及雨季因素影响,井筒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水流出,沿井壁向下流至井底,同时竖井提升时会掉落一些小颗粒渣石,小颗粒渣石与淋水混合一同流至井底,增加了井底排水压力及井底清理难度。此外,井筒内皮带道使用过程产生粉尘较大影响井下环境,粉尘对井筒内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目前的井筒内未配备相应降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井井筒渣水分离及除尘的装置,将井筒提升运输掉落的小颗粒渣石及井筒淋水截流在井筒内,并将小颗粒渣石及水利用截水分流槽进行分离,实现小颗粒渣石自动回收,并利用排水管直径变化及高差实现压力喷水,对皮带道进行压尘,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竖井井筒渣水分离及除尘的装置,包括截水分流槽、排渣管、排水管、滤水布袋、喷头管道和水仓,截水分流槽设置在井筒顶部,截水分流槽上开设有泄水孔和卸渣槽,排渣管一端通过重力卸载阀与截水分流槽的卸渣槽连通,排渣管沿井筒铺设于巷道内,并用挂桩固定,排渣管另一端与滤水布袋连接,滤水布袋置于水沟上方,所述的排水管一端与截水分流槽的泄水孔连通,连通处安装有密集滤网,并通过挂桩固定沿井筒铺设至皮带站,另一端与水仓连通,排水管进水端安装有闸阀I,在皮带站口部位置喷头管道通过变径三通与排水管连接,喷头管道进水端安装闸阀II,变径三通下方的排水管段安装闸阀III,喷头管道上等间距布置有若干球形喷头,排布于皮带站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截水分流槽呈U型,上端面水平布置,下端面按一定坡度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截水分流槽的下端面坡度为10°~15°。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截水分流槽上端水平布置,下端按一定坡度布置,利用截水分流槽实现井筒内小颗粒渣石及淋水分离,小颗粒渣石能自动进行回收,同时通过截水分流槽沉淀,密集滤网过滤,保障水过滤效果,利用排水管与喷头管道的直径变化,增大水压,保障喷头喷水除尘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喷淋皮带站所用的水是通过截水分流槽分离出来的水,实现的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不仅能够保证淋水不会沿井壁向下流至井底而增加了井底排水压力及井底清理难度,同时还能将淋水利用至皮带站的除尘中,改善皮带站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部位局部放大图。

图中:1-井筒、2-截水分流槽、3-密集滤网、4-闸阀I、5、排水管、6-喷头管道、7-闸阀II、8-球形喷头、9-水仓、10-皮带站、11-重力卸载阀、12-排渣管、13-滤水布袋、14-水沟、15-挂桩、16-闸阀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3所示,一种竖井井筒1渣水分离及除尘的装置,包括截水分流槽2、排渣管12、排水管5、滤水布袋13、喷头管道6和水仓9,截水分流槽2设置在井筒1顶部,截水分流槽2呈U型,采用涂防水材料的钢板制作,上端水平布置,下端按一定坡度布置,坡度在10°~15°,最高、最低点对角布设泄水孔及卸渣槽,井筒1淋水和小颗粒渣石进入截水分流槽2,在槽内通过坡度自流至底部沉淀,保证淋水与渣石能够更好的分离。排渣管12一端通过重力卸载阀11与截水分流槽2上的卸渣槽连通,用于排出渣石,重量达到阀值时自动卸载。排渣管12沿井筒1铺设至巷道内,并用挂桩15固定,排渣管12另一端与滤水布袋13连接,滤水布袋13置于水沟14上方,滤水布袋13可将渣石与水分离,分离出的水排至水沟14内,用于二次利用。所述的排水管5一端与截水分流槽2的泄水孔连通,连通处安装有密集滤网3,并通过挂桩15固定沿井筒1铺设至皮带站10,排水管5的另一端与水仓9连通,皮带站10内排水管5沿巷道底板边帮铺设,排水管5进水端安装有闸阀I4,控制排水管5水流流量。喷头管道6在皮带站10口部位置通过变径三通与排水管5连接,喷头管道6沿皮带站10顶部中线铺设,用挂桩15固定,喷头管道6进水端安装闸阀II7,变径三通下方的排水管5段安装闸阀III16,闸阀II7和闸阀III16可以灵活控制喷头管道6的使用。喷头管道6上等间距布置有若干球形喷头8,排布于皮带站上方,喷头管道6直径选用排水管5直径的1/2,增加水压,喷头管道6铺设在顶部中线及选用球形喷头8,增加喷水覆盖面积,增强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截水分流槽2实现井筒1内小颗粒渣石及淋水分离,小颗粒渣石能自动进行回收,同时通过截水分流槽2沉淀,密集滤网3过滤,保障水过滤效果,利用排水管5与喷头管道6的直径变化,增大水压,保障喷头喷水除尘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喷淋皮带站10所用的水是通过截水分流槽2分离出来的水,实现的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不仅能够保证淋水不会沿井壁向下流至井底而增加了井底排水压力及井底清理难度,同时还能将淋水利用至皮带站10的除尘中,改善皮带站10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井筒1淋水和小颗粒渣石进入截水分流槽2,在槽内通过坡度自流至底部沉淀,当截水分流槽2内小颗粒渣石沉积到一定量时,重力卸载阀11开启,截水分流槽2内水及小颗粒渣石沿排渣管12流至大巷滤水布袋13内,水溢出沿水沟14排出,袋装小颗粒渣石收集到一定量后,用渣车运走,满足环保要求。当截水分流槽2水位到达泄水孔时,再经过泄水孔处密集滤网3过滤,保障流入排水管5的水未含小颗粒渣石,水沿排水管5自流至皮带站10水仓9,当皮带站10需要洒水降尘时,关闭进入水仓9的闸阀,打开喷头管道6闸阀进行洒水降尘,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利用截水分流槽实现井筒内小颗粒渣石及淋水分离,小颗粒渣石能自动进行回收,同时通过截水分流槽沉淀,密集滤网过滤,保障水过滤效果,利用排水管与喷头管道的直径变化,增大水压,保障喷头喷水除尘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喷淋皮带站所用的水是通过截水分流槽分离出来的水,实现的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不仅能够保证淋水不会沿井壁向下流至井底而增加了井底排水压力及井底清理难度,同时还能将淋水利用至皮带站的除尘中,改善皮带站的工作环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