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磁防蜡油管短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磁防蜡油管短接。
背景技术:
在采油工程中,油井井下油管的内壁在长期使用后会结蜡,结蜡现象增加了原油的流动阻力,降低了开采效率,增加了抽油机的负荷和油井的热洗周期。为了防止结蜡现象的发生,技术人员设计了多种结构形式的强磁防蜡装置,这类装置可通过强磁场作用抑制结蜡,起到了较好的防蜡效果。然而,现有的强磁防蜡装置的结构复杂,零件较多,因此加工成本较高,装配效率较低。另外,强磁防蜡装置的防蜡效果与装置内形成的磁场强度呈正相关,但由于磁钢的布置方式不够合理,现有的强磁防蜡装置的磁场强度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磁防蜡油管短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磁防蜡油管短接,包括壳体和包含在壳体内的磁钢,所述的壳体包括外管和内管两个零件,外管的上端加工有油管内螺纹,内管的下端加工有油管外螺纹,外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内管的外侧,内管的上端插接在外管的内侧,内管的外侧加工有用于安装磁钢的长条形的燕尾槽,燕尾槽的长度方向与内管的中心线的方向一致,燕尾槽至少有三个,各燕尾槽在内管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的磁钢沿内管的轴向插装在燕尾槽内,相邻的两个燕尾槽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压条,压条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内管上。
所述的压条由黄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仅仅由外管和内管两个零件组成,不但结构更加紧凑,而且零件数量少,零件的加工难度小,从而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磁钢采用环抱式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增加了磁场强度,从而改善了防蜡效果。
3、本实用新型将强磁防蜡装置的直径最小化(直径与油管接箍的直径相同),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不会对油井测试作业等作业造成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截面图;
图3是内管的截面图。
图中:1-外管,2-磁钢,3-内管,4-螺钉,5-压条,6-燕尾槽,7-油管内螺纹,8-油管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包括壳体和包含在壳体内的磁钢2。此为现有技术中的通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的壳体包括外管1和内管3两个零件,外管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内管3的外侧,内管3的上端插接在外管1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仅仅由外管1和内管3两个零件组成,不但结构更加紧凑,而且零件数量少,零件的加工难度小,从而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强磁防蜡装置的直径最小化(直径与油管接箍的直径相同),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不会对油井测试作业等作业造成任何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将本实用新型串联在油管管柱上之后,外管1承受拉力,因此,外管1的抗拉强度应满足要求(壁厚不小于5mm)。
外管1的上端加工有油管内螺纹7,内管3的下端加工有油管外螺纹8,从而将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两端与油管连接。
内管3的外侧加工有用于安装磁钢2的长条形的燕尾槽6,燕尾槽6的长度方向与内管3的中心线的方向一致,燕尾槽6至少有三个,各燕尾槽6在内管3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的磁钢2沿内管3的轴向插装在燕尾槽6内,磁钢2与燕尾槽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便于装配。本实用新型中的磁钢2采用环抱式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增加了磁场强度,从而改善了防蜡效果。
相邻的两个燕尾槽6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压条5,压条5通过螺钉4固定安装在内管3上。压条5将磁钢2压紧固定在内管3上,使磁钢2的固定位置更加精确,有利于保证磁场的均匀性。
所述的压条5由黄铜制成。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修完井辅助管汇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可伸缩油管短接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