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井热洗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井维护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采油井热洗液过滤装置,属于洗井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层高温高压条件下,蜡溶解在原油中。原油流入井筒后,在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流动过程中,其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和压力降到蜡析出点时,蜡就从原油中析出,使井筒结蜡。结蜡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洗井维护,目前虽加大了蒸汽洗井、自循环洗井的比例,但常规洗井依然是重中之重,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常规洗井过程中,一般采用原油或者地层水洗井,但是一部分装洗井液的罐车是专车专用,还有一部分罐车是作业施工收污水的车,因诸多因素,造成洗井液罐车内含有地层砂、水垢、水泥块等杂物,导致部分油井洗井时杂质随洗井液进入井筒,造成凡尔失灵或油井卡泵等情况的发生。如果进行碰泵和调参后仍然不能排除凡尔失灵和油井卡泵故障,只有实施重新返工检泵作业。单井检泵作业费高达15万元;并且油井停产影响产量;以及要增加实施碰泵、调整冲次等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油井热洗液过滤装置,可以滤去洗井液中含有的地层砂、水垢、水泥块等杂物,保护凡尔和油井泵,提高洗井维护的一次成功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油井热洗液过滤装置,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左端外壁设有供软管插接的入口端倒拔头,所述外筒体的右端外壁设有供软管插接的出口端倒拔头,所述外筒体的内腔插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左端敞口且右端封闭,所述过滤筒的圆周及右端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滤孔,所述过滤筒的左端口设有向外翻折的过滤筒法兰边,所述过滤筒法兰边覆盖在所述外筒体的左端口上;所述过滤筒右端的某个截面上焊接有十字扶正支撑柱,所述十字扶正支撑柱的外端头伸出过滤筒的圆周外形成定位凸起,各定位凸起分别抵靠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使过滤筒与外筒体共轴线;所述外筒体的右端安装有低流量报警器,所述低流量报警器的叶轮轴插入外筒体的内腔且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过滤筒右端板的右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将外筒体的入口端倒拔头通过软管与洗井液罐车的尾管连接,再将出口端倒拔头通过软管与清蜡车的金属尾管连接,洗井液从过滤筒的左端入口进入过滤筒中,经滤孔过滤后,洗井液中含有的地层砂、水垢、水泥块等杂物被截留在过滤筒中,清洁的洗井液进入清蜡车,进而进入井筒,不会造成凡尔失灵或油井卡泵等情况的发生,还能有效减缓井筒产层以下沉砂口袋的堆积速度,减少洗井后碰泵、调参的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作业费用的发生,有效的延长检泵周期。过滤筒法兰边覆盖在外筒体的左端口上起到轴向定位作用;过滤筒右端的十字扶正支撑柱一方面可以提高过滤筒右端的强度,另一方面各定位凸起抵靠在外筒体的内壁起到径向定位作用,防止过滤筒的右端头歪斜,全长度均与外筒体共轴线,过滤能力更大。洗井液经过滤筒过滤后,从外筒体的右端流出,流经低流量报警器的叶轮时,驱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叶轮轴转动;当过滤筒截留的杂质比较多时,则过滤能力下降,洗井液的流量下降,叶轮及叶轮轴的转速也随之下降,当降低到设定值时,低流量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操作工及时对过滤筒进行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过滤筒的左端设有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光筒段,所述光筒段的外壁与外筒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过滤筒的左端口内腔设有沿直径方向延伸的过滤筒提手,所述过滤筒提手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光筒段的内壁。过滤筒提手便于操作工握持,将过滤筒抽出清洗或清洗后重新装入;左端设置光筒段可以提高强度,防止抽插时发生变形;光筒段的外壁与外筒体的内壁相贴合可以对左端进行径向定位,保证过滤段居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筒的过滤段由孔径为2mm 或3mm的钢板网卷曲而成。过滤段卷曲完成后再与光筒段焊接为一体,可以降低过滤筒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油井热洗液过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6为图1中过滤筒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沿B-B的剖视图。
图中:1.外筒体;1a.入口端倒拔头;1b.出口端倒拔头;2.过滤筒;2a.过滤筒法兰边;2b.光筒段;2c.滤孔;2d.过滤筒提手;3.十字扶正支撑柱;3a.定位凸起;4.低流量报警器;4a.叶轮轴;4b.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采油井热洗液过滤装置包括外筒体1,外筒体1的左端外壁设有供软管插接的入口端倒拔头1a,外筒体1的右端外壁设有供软管插接的出口端倒拔头1b,外筒体1的内腔插接有过滤筒2,过滤筒2的左端敞口且右端封闭,过滤筒2的圆周及右端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滤孔2c,过滤筒2的左端口设有向外翻折的过滤筒法兰边2a,过滤筒法兰边2a覆盖在外筒体1的左端口上起到轴向定位作用;过滤筒右端的某个截面上焊接有十字扶正支撑柱3,以提高过滤筒右端的强度,十字扶正支撑柱3的外端头伸出过滤筒的圆周外形成定位凸起3a,各定位凸起3a分别抵靠在外筒体1的内壁起到径向定位作用,防止过滤筒的右端头歪斜,使过滤筒全长度均与外筒体1共轴线,过滤能力更大。
过滤筒的左端设有直径大于其余部位的光筒段2b,光筒段2b的外壁与外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过滤筒的左端口内腔设有沿直径方向延伸的过滤筒提手2d,过滤筒提手2d的两端焊接在光筒段2b的内壁。过滤筒提手2d便于操作工握持,将过滤筒抽出清洗或清洗后重新装入;左端设置光筒段2b可以提高强度,防止抽插时发生变形;光筒段2b的外壁与外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可以对左端进行径向定位,保证过滤段居中。
过滤筒的过滤段由孔径为2mm 或3mm的钢板网卷曲而成。过滤段卷曲完成后再与光筒段2b焊接为一体,可以降低过滤筒的加工成本。
工作时,将外筒体1的入口端倒拔头1a通过软管与洗井液罐车的尾管连接,再将出口端倒拔头1b通过软管与清蜡车的金属尾管连接,洗井液从过滤筒的左端入口进入过滤筒中,经滤孔2c过滤后,洗井液中含有的地层砂、水垢、水泥块等杂物被截留在过滤筒中,清洁的洗井液进入清蜡车,进而进入井筒,不会造成凡尔失灵或油井卡泵等情况的发生,还能有效减缓井筒产层以下沉砂口袋的堆积速度,减少洗井后碰泵、调参的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作业费用的发生,有效的延长检泵周期。
外筒体1的右端安装有低流量报警器4,低流量报警器4的叶轮轴4a插入外筒体1的内腔且安装有叶轮4b,叶轮4b位于过滤筒右端板的右侧。洗井液经过滤筒过滤后,从外筒体1的右端流出,流经低流量报警器4的叶轮4b时,驱动叶轮4b转动,叶轮4b带动叶轮轴4a转动;当过滤筒截留的杂质比较多时,则过滤能力下降,洗井液的流量下降,叶轮4b及叶轮轴4a的转速也随之下降,当降低到设定值时,低流量报警器4发出警报,提醒操作工及时对过滤筒进行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 上一篇:一种钻井液缝喷叶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田油井生产管柱用的安全脱手装置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