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井井下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
背景技术:
托筒作为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的载体,通过钻(油)杆,把压力计送达预定深度,记录井下的压力和温度,广泛地应用于钻杆地层测试作业中。随着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深井测试层对应的井眼越来越小,与常规井相比,小尺寸井眼限制了压力计托筒的外径,直接导致托筒内通径缩小。
压裂己成为国内外油气田勘探、开发与开采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特别是对于低渗透油气储层、页岩气、煤层气储层,必须要经过酸化压裂处理,来实现增产增注的目的。压裂施工井下管柱是压裂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压裂工艺的成败。对于固井质量好的浅井及中深井的全井段压裂施工,一般采用光油管压裂,同时这种压裂管柱要求配置的工具必须具有足够大的通径,以保证油管内可过工具和实现不节流的目的。酸化压裂井井下温度和压力监测主要采用先预置井下温度、压力计监测,压裂过程中为保证油管和环空过流,在托筒强度不变情况下,减小托筒内径,为压力计预留空间,其过流通道小,无法满足在压裂过程中井下流体和仪器的通过。多数托筒采用单支压力计,多受细砂堵塞传压孔,无法保证压力数据准确性。经常无法录取到完整压力资料,由于过流空间小常出现卡仪器现象,施工风险高,仪器保养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置有若干种U型凹槽和偏心通孔的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可以同时安装多种不同的电子压力计或温度计用于测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包括托筒本体,所述托筒本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上连接段、第一测试段、第二测试段、下连接段,所述第一测试段外套设有第一外筒,所述第二测试段外套设有第二外筒,所述下连接段一端套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与第二外筒之间设置有压套,所述第一测试段与所述第二测试段外圈上均设置有若干个U型凹槽,所述凹槽内镶嵌有电子压力计组件,所述托筒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偏心通孔,所述第一外筒上设置有与其凹槽连通的外传压孔,所述第二测试段上设置有与偏心通孔相连通的的内传压孔。
优选的,所述电子压力计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垫、电子压力计、压力计接头以及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电子压力计、压力计接头以及第二减震垫顺次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更优选的,靠近所述托筒本体外端的偏心通孔内设置有连接内螺纹,所述下接头外端设置有连接外螺纹。
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边沿有一段为倾斜面。
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段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六方形工具面,所述下接头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六方形工具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包括托筒本体,所述托筒本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上连接段、第一测试段、第二测试段、下连接段,所述第一测试段与所述第二测试段外圈上均设置有若干个U型凹槽,可以同时安装多种不同的电子压力计或温度计用于测试,在管串内流道畅通时,用来记录地层的压力或温度数据;所述托筒本体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偏心通孔,即可保证偏心通孔的孔径,又可保证电子压力计托筒外径较小,使电子压力计托筒可以顺利下入井中完成各项测试工作又可通过偏心通孔孔完成其它操作过程;所述第一外筒上设置有与其凹槽连通的外传压孔,所述第二测试段上设置有与偏心通孔相连通的的内传压孔,方便同时测试内压和外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沿B-B面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沿D-D面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沿A-A面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沿C-C面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凹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电子压力计托筒,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包括托筒本体1,所述托筒本体1包括一体结构的上连接段11、第一测试段12、第二测试段13、下连接段14,所述第一测试段12外套设有第一外筒2,所述第二测试段13外套设有第二外筒3,所述下连接段14一端套设有下接头4,所述下接头4与第二外筒3之间设置有压套5,所述第一测试段12与所述第二测试段13外圈上均设置有若干个U型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镶嵌有电子压力计组件16,可以同时安装多种不同的电子压力计或温度计用于测试,在管串内流道畅通时,用来记录地层的压力或温度数据,所述托筒本体1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偏心通孔6,即可保证偏心通孔6的孔径,又可保证电子压力计托筒外径较小,使电子压力计托筒可以顺利下入井中完成各项测试工作又可通过偏心通孔6孔完成其它操作过程,所述第一外筒2上设置有与其凹槽15连通的外传压孔21,所述第二测试段13上设置有与偏心通孔6相连通的的内传压孔17,方便同时测试内压和外压。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述电子压力计组件16包括第一减震垫7、电子压力计8、压力计接头9以及第二减震垫10,所述第一减震垫7、电子压力计8、压力计接头9以及第二减震垫10顺次连接成一体化结构,通过第一减震垫7、第二减震垫10,防止电子压力计8与凹槽15碰撞损伤,通过压力计接头9,可根据电子压力计8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电子压力计8可以固定牢靠的存放在托筒本体1中。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靠近所述托筒本体1外端的偏心通孔6内设置有连接内螺纹111,所述下接头4外端设置有连接外螺纹41,方便下井时与其它管串连接。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述凹槽15内边沿一段为倾斜面151,方便电子压力计8用手指容易拿出,无须将托筒本体1进行转动倒出压力计,避免了在取出时对电子压力计8造成磕碰等现象。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述上连接段11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六方形工具面112,所述下接头4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六方形工具面42,可以作为紧固工具的工作面。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述第一测试段12外圈上设置的凹槽15为2个,放置电子压力计Openfield 1″和PPS28,所述第二测试段13外圈上的凹槽15为2个,同样分别放置电子压力计Openfield 1″和PPS28。
继续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述第二测试段13两端部外圈设置有支撑密封和O型圈,所述下连接段14外圈与下接头4相连的部分设置有支撑密封和O型圈,所述支撑密封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工作时先进行组装,将所有零件清洗后,装入O型圈、支撑密封,用虎钳夹住托筒本体1,将第一减震垫7、电子压力计8、压力计接头9以及第二减震垫10装进托托筒本体1的凹槽15内,并调整确保电子压力计8固定牢靠,装上第一外筒2、第二外筒3,装上压套5,拧上下接头4后,通过内螺纹111、连接外螺纹41连接到封隔器上下井,下井后进行压力测试。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