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套管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套管气即为通过套管引出到地面的油井分离气体。油井套管气一般采用管网收气,当某处套管内充液时极易扩散到管网中,造成重大事故。套管气的回收一般利用套管气的自身压力,当套管内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回收,从而使油管内长期憋压,影响油井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套管气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套管气回收装置,包括防溢液箱和抽气箱,防溢液箱底部通过管道与套管连接,防溢液箱内焊接有通气管,通气管从防溢液箱顶部穿出后插入抽气箱的一端,且通气管与抽气箱为一体,通气管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小于自身内径的通气孔、竖直滑道和筛网,筛网中部滑动设有中空的浮盒,浮盒顶部设有圆锥形的橡胶堵头,橡胶堵头可插入并封堵通气孔,橡胶堵头与浮盒的连接处设有滑轨,滑轨插入竖直滑道内,滑轨位于筛网上方;
抽气箱另一端设有主排气管,主排气管与抽气箱为一体,抽气箱内设有竖直隔板,隔板将抽气箱分为主腔和副腔,隔板上设有两个圆形孔,从而将主腔和副腔连通,通气管和主排气管分别位于主腔的两端,主腔内通气管和主排气管的端口均设有一个抽风扇,抽风扇同轴安装在抽气齿轮上,抽气齿轮设在副腔内,抽气齿轮与隔板的圆形孔同轴,且抽气齿轮直径大于圆形孔,隔板位于副腔内的一面设有与圆形孔同轴的橡胶圈,抽气齿轮与橡胶圈贴合,两个抽气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齿轮啮合,中间齿轮和抽气齿轮转动安装在副腔内,抽气箱外壁靠近副腔一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抽气齿轮固定连接,与电机连接的抽气齿轮通过橡胶环与副腔箱壁转动密封连接,副腔一端设有副排气管,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位于抽气箱同一端,副排气管与主排气管通过管道连接,且副排气管上设有单向溢流阀。
抽气齿轮在副腔内也同轴连有抽风扇。
抽气齿轮为圆柱直齿轮。
电机为调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防溢液箱来防止油液扩散到集气管网,避免了套管充液造成生产事故;利用抽气箱将套管气主动抽走,避免了油管憋压,从而消除了油管憋压对产能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抽气箱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防溢液箱;2、浮盒;3、筛网;4、滑轨;5、橡胶堵头;6、通气孔;7、通气管;8、抽气箱;9、抽风扇;10、电机;11、抽气齿轮;12、副腔;13、主腔;14、中间齿轮;15、副排气管;16、主排气管;17、隔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皆为示意图,其大小及相对比例不代表实际尺寸;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套管气回收装置,包括防溢液箱1和抽气箱8,防溢液箱1底部通过管道与套管连接,防溢液箱1内焊接有通气管7,通气管7从防溢液箱1顶部穿出后插入抽气箱8的一端,且通气管7与抽气箱8为一体,通气管7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小于自身内径的通气孔6、竖直滑道和筛网3,筛网3中部滑动设有中空的浮盒2,浮盒2顶部设有圆锥形的橡胶堵头5,橡胶堵头5可插入并封堵通气孔6,橡胶堵头5与浮盒2的连接处设有滑轨4,滑轨4插入竖直滑道内,滑轨4位于筛网3上方;
抽气箱8另一端设有主排气管16,主排气管16与抽气箱8为一体,抽气箱8内设有竖直隔板17,隔板17将抽气箱8分为主腔13和副腔12,隔板17上设有两个圆形孔,从而将主腔13和副腔12连通,通气管7和主排气管16分别位于主腔13的两端,主腔13内通气管7和主排气管16的端口均设有一个抽风扇9,抽风扇9同轴安装在抽气齿轮11上,抽气齿轮11设在副腔12内,抽气齿轮11与隔板17的圆形孔同轴,且抽气齿轮11直径大于圆形孔,隔板17位于副腔12内的一面设有与圆形孔同轴的橡胶圈,抽气齿轮11与橡胶圈贴合,两个抽气齿轮11之间通过一个中间齿轮14啮合,中间齿轮14和抽气齿轮11转动安装在副腔12内,抽气箱8外壁靠近副腔12一侧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一个抽气齿轮11固定连接,与电机10连接的抽气齿轮11通过橡胶环与副腔12箱壁转动密封连接,副腔12一端设有副排气管15,副排气管15与主排气管16位于抽气箱8同一端,副排气管15与主排气管16通过管道连接,且副排气管15上设有单向溢流阀。
抽气齿轮11在副腔12内也同轴连有抽风扇9。
抽气齿轮11为圆柱直齿轮。
电机10为调速电机1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浮盒2可沿滑道上下滑动,筛网3对滑轨4起阻拦作用,进入防溢液箱1的套管气,从筛网3经通气孔6进入通气管7,当套管内充液时,油液进入防溢液箱1,在油液的浮力作用下,浮盒2上浮,从而使橡胶堵头5堵住通气孔6,防止油液进入集气管网。套管气经通气管7进入抽气箱8的主腔13内,在抽风扇9的作用下,从主排气管16排入集气管网,副腔12内的抽气齿轮11与橡胶圈构成密封,从而使主腔13内的气体难以进入副腔12,但是由于抽气齿轮11转动,难以保证绝对密封,仍有少量套管气会进入副腔12,当进入副腔12内的套管气越来越多,副腔12内的气压越来越大,从而阻止套管气继续从主腔13进入副腔12,当副腔12内的气压大到一定程度,单向溢流阀开启,副腔12内的套管气由副排气管15进入主排气管1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 上一篇:钻井泥浆井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抽油机曲柄的制作方法